Wistar大鼠 來源:1907年由美國維斯塔爾(Wistar)研究所育成,現己遍及世界各國的實驗室。我國從日本及前蘇聯引進,是引進最早、使用最廣泛、數量最多的大鼠品系之一。 毛色:白化。 主要特性: ①頭部較寬、耳朵較長、尾的長度小于身長。 ②性周朝穩定,繁殖力強,產仔多,平均每胎產仔在10只左右,生長發育快。10周齡時雄鼠體重可達280~300g,雌鼠達170-260g。 ③性情溫順。 ④對傳染病的抵抗力較強。 ⑤自發性腫瘤發生率低。 ⑥目前各地飼養的Wisstar大鼠的遺傳狀況差異較大。wistar大鼠既有近交系,又有遠交群。 主要用途:用途廣泛。 Wistar大鼠是人類實驗的代替品,該大鼠性情較為溫和,體長為15~20厘米之間,尾長在10~15厘米之間,體長大于尾長。該大鼠的生活習性繁殖規律容易受到外界的氣溫,氣壓,濕度,躁聲等方面的影響。但是其優良的抵制傳染病能力和低自發性腫瘤發生率,成為動物實驗大鼠類最為常用的品種。 Wistar大鼠對各種營養物質敏感,適用于各種營養、代謝性疾病研究。垂體腎上腺系統發達,應激反應靈敏,適用于神經-內分泌實驗研究。還用于藥物、腫瘤、傳染病、關節炎、肝外可等醫學研究領域。是生物醫學研究中使用歷史最長的大鼠品系。
SD大鼠(Sprague Dawley, SD) 來源:1925年,美國斯潑累格。多雷(Sprague Dawley)農場用Wistar大鼠培育而成。 毛色:白化 主要特性:①頭部狹長、尾長接近于身長,產仔多,生長發育較Wistar為快。10周齡時雄鼠體重可達300~400g,雌鼠達180~270g。②性情比Wisar大鼠稍為兇猛。③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強,尤其對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很強。④自發性腫瘤的發生率較低。⑤對性激素敏感性高。 SD大鼠是用Wistar大鼠培育而成的,其性情較Wistar大鼠為兇猛,而且比Wistar大鼠的適應性和抗病能力更強,所以也較為受到動物實驗的親睞,但是其價格較貴,目前飼養的規模沒有Wistar大鼠廣泛。但是也是較為重要的實驗大鼠品種。 主要用途:常用做營養學及內分泌系統的研究。大多用于安全性試驗及營養與生長發育有關的研究。 該品系對性激素敏感,對呼吸道疾病有較強的抵抗力。廣泛用于藥理、毒理、藥效及GLP實驗。
如何區分:
從表面上還是很難區分的。不過可以參考一下體形和皮膚的松緊來區分一下。 1. Wister大鼠體型矮胖,頭部較寬闊,特別是雄鼠,耳朵比其他的品系稍長;尾的長度短于身長;SD大鼠體型瘦長,頭部狹長,尾幾乎等于身長。 2. 皮膚的松緊。SD大鼠皮膚較緊;而Wister大鼠皮膚較松。Wister大鼠的主要特點是繁殖力強,產子數多,性周期穩定,早熟,性格溫順,抗病力強,自發性腫瘤發病率低;SD大鼠多用于營養實驗,對性激素刺激性高,生長發育快,產仔少,對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強。這都是相對而言的,具體動物的選擇還是得依據實驗的目的及要求來選擇動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