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興的基于血漿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生物標志物滿足了對廉價、低侵入性和準確診斷工具的需求。特別是,血漿中蘇氨酸181處磷酸化的tau181(p-tau181)已被證明是阿爾茨海默病(AD)的一個高度準確的標志物,血漿p-tau181的增加與淀粉樣β斑塊和tau陽性纏結的神經病理學有關。 同樣,血漿p-tau181與AD患者的腦脊液(CSF)p-tau181濃度高度相關,進一步支持其作為AD大腦改變標志物的可靠性。然而,與直接接觸大腦的CSF不同,血漿中的分析物濃度可能會受到大腦周邊疾病事件的影響,這一點尚未描述。我們小組最近的一項研究測試了血漿p-tau181在AD中的診斷準確性,但意外地發現11名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(ALS)患者的p-tau181水平很高,這是一種涉及上運動神經元(UMN)和下運動神經元(LMN)疾病的神經退行性疾病。 在此,賓夕法利亞大學的Katheryn A. Q. Cousins等,對這一初步觀察進行了擴展;并展示了新的證據,即ALS患者的血漿p-tau181升高。盡管ALS與TAR DNA結合蛋白43(TDP-43)或SOD1病理有關,但tau的積累很少。 以前沒有研究過ALS患者的血漿p-tau181,然而,他們發現血漿p-tau181升高,這與ALS中觀察到的CSF p-tau181濃度一直很低形成對比。此外,對與TDP-43相關的額顳葉變性(FTLD-TDP)的血漿p-tau181的研究顯示,FTLD-TDP的血漿p-tau181明顯低于AD,反映了CSF中的關系。這些發現可能表明ALS患者的CSF和血漿p-tau181之間存在潛在的不關聯性。 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,他們比較了ALS、AD和認知能力無障礙的健康對照組的分析物濃度及其診斷準確性。分析比較了血漿p-tau181和血漿神經絲輕鏈(NfL),后者先前已被確定為ALS的標志物,以及CSF p-tau181。最后,通過在尸檢確認的ALS和AD患者的子集中重復比較,確認血漿p-tau181的升高不是由于同時存在AD病理學。 鑒于我們發現血漿p-tau181在ALS中高度升高,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側重于ALS。 他們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探索血漿p-tau181是否與ALS的臨床或病理特征有關。首先,相關研究調查了ALS內血漿和CSF生物標志物之間的分歧。接下來測試了血漿p-tau181是否與ALS的LMN和/或UMN功能紊亂有關。 為了檢驗發現的特異性,將ALS中血漿p-tau181與血漿NfL和CSF p-tau181進行了比較。接下來通過測試血漿p-tau181與ALS臨床結果的關系來研究其臨床意義,包括坐位用力肺活量(FVC)和修訂的ALS功能評級表(ALSFRS-R)。最后,在有尸檢數據的ALS患者子集中,測試了血漿p-tau181的濃度是否與運動皮層或脊髓的神經元損失有關。 方患經臨床或病理診斷為ALS(n=130)或AD(n=79),或為健康非受損對照(n=26)。對接收操作特征(ROC)曲線進行分析,用曲線下面積(AUC)來區分AD和ALS。在ALS中,Mann-Whitney-Wilcoxon測試通過上運動神經元(UMN)和下運動神經元(LMN)體征的存在/不存在來比較分析物。Spearman相關測試了血漿p-tau181和死后神經元損失之間的關系。 ALS的血漿p-tau181高于對照組(W=2600,p=0.000015),ROC分析顯示血漿p-tau181對AD和ALS的區分度很低(AUC=0.60)。 在ALS中,血漿p-tau181的升高與頸部(W=827,p=0.0072)、胸部(W=469,p=0.00025)和腰骶部(W=851,p=0.0000029)的LMN跡象有關。 為了支持LMN的研究結果,血漿p-tau181與脊髓的神經元損失有關(rho=0.46,p=0.017),但與運動皮層無關(p=0.41)。CSF p-tau181和血漿神經絲輕鏈(NfL)被列為參考分析物,并證明了研究結果的特異性。 他們發現強有力的證據表明血漿p-tau181在ALS中升高,可能是LMN功能障礙的一個新的特異性標志物。 (責任編輯:泉水) |